可這樣一個網紅景點建立的初衷并不是為了旅游,而是為了風力發電,將風車散葉運往山上。在環境保護,節能減排的大方向下,風力發電,水力發電大力推進中,海拔近2000米的高山上,大風呼嘯著在山林見肆意徘徊,絕跡是個風力發電的圣地。
因為本意就不是因為旅游業而打造的這條路,所以一應旅游設施都沒有。所謂觀景臺,不過是應急的臨時??空?,站在路邊簡易的觀景臺上,山巒起伏,卻都在腳下,一覽眾山小。巨大的風車散落在道路兩旁,云海之間。
承載著如此高聳,險峻的“刀背梁”的山叫什么呢?如果你站在路邊,或許可以猜到。
狂風在耳邊嘶吼,在山中咆哮,因此這座有12座山峰組成的大山,名曰“大風門山”。
此山有五個特點,我們已經見識了,近兩千米的海拔的“高”,山巔刀背梁公路的“險”,長年從未放棄咆哮的風,還有兩個就是“草”和“渣”。
“草”可不是什么神仙草藥的意思,而是在大風門山中隱藏著一片肥美的草場,除短暫的冬季外,其他任何時節,都可以看到成群的牛,馬在盡情地享用肥美的綠色盛宴,吃飽了嬉戲玩鬧,奔跑一番,然后繼續用餐,牛生,馬生就此攀至巔峰。
進入大風門就會看到方圓數公里內,堆積著數不勝數的黑色東西,那就是這個“渣”---爐渣。這些統統是明清年代煉礦時候留下的遺址,當時沒有專業的爐渣處理公司,不會二次提煉金屬顆粒,更不會制成磚砌墻,只是隨處一丟,這可給后世考古留下了巨大的資源,爐渣堆里仍清晰可見當年煉礦所用的瓦罐,器具,都是非常有考古研究價值的。
如果可以,請帶上無人機,俯瞰整個大風門,如同一條巨龍匍匐在天地間,白色的公路似龍背上的龍鱗,在陽光下隱隱反著銀光。
這樣免費的景色,雖不及各種精心打造的旅游景區精致,卻有著天然去雕飾的氣勢滂沱,開上新開的小汽車,一起去冒險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