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為南方地區的一種豆制品,多用于調味的豆豉在武陵山區處處可見。在重慶秀山,許多像李娟一樣的創業者,將這種常見的家用食品賣成了網上的“爆款”。在李娟的拼多多店鋪“武陵食品”里,光是豆豉這一單品就賣出了10萬+。
地處武陵山脈深處的重慶秀山,是沈從文小說《邊城》中的原型地之一。近年來,當地興起的“全面電商”熱,讓這座曾經的國家級貧困縣變成武陵山區有名的商貿物流中心。在幫助眾多山貨、土貨打開銷路的同時,生長中的農村電商也讓當地許多傳統企業換了活法。
李娟在網上賣的麻辣豆豉,來自秀山一家名叫豆靈香的企業。過去,豆靈香的產品大多銷往農貿市場等線下渠道。由于周邊地區需求有限,企業產量遲遲不能達到盈利點,一度瀕臨倒閉。
2013年起,看著當地越來越熱的電商氛圍,李娟辭去了原有的工作,成了秀山一名電商創業者。“豆豉是自己在網上經營的主打產品之一,原生態的農特產品在網上有競爭力,經常供不應求。”李娟說,經過一番尋找,她主動聯系上了正在困境中的豆靈香。
傳統食品企業遇上新興電商,奇跡出現了。在定制了麻辣豆豉等新品后,李娟在拼多多等平臺上的生意越來越好。僅拼多多上的武陵食品店,月銷售額就能達到40萬元左右。旺盛的需求,也讓豆豉生產方豆靈香起死回生。
為滿足源源不斷的訂單,豆靈香的員工人數不斷增加。如今,豆靈香的員工總數已超過20多人,其中不乏當地貧困戶等,企業運轉也逐漸走上正軌。
如今在秀山,像李娟這樣的電商主體已超過1760家,電商物流、農產品上行、人才培養、電商服務和電商平臺“五大體系”基本形成,電商扶貧效益已惠及武陵山區100萬貧困人口。
在不久前的“雙12”電商節,包括拼多多、重慶市消費扶貧館等平臺上掀起了秀山柑橘的銷售熱潮。據統計,僅“雙12”當天,秀山的累計電商訂單成交量就達到33.9萬單,實現網絡零售額1184萬元,相比去年“雙12”分別增長8.5%、11.7%。
“在電商產業引領下,秀山已逐步形成武陵山區的鐵路物流中心、快遞物流分撥中心、冷鏈物流中心等。”秀山縣相關負責人表示,生長中的農村電商,正在成為推動武陵山區各族百姓脫貧致富、創造高品質生活的重要抓手。